重慶建筑科技職業學院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設立、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管的全日制高等職業專科學校。
學校始建于1984年,最初由重慶市高等教育老年工作者協會舉辦,是重慶市首批高職院校之一。2005年6月,轉由重慶鷗鵬實業有限公司舉辦,2008年11月更名為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2020年5月更為現用名。
學校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重慶大學城,占地903畝,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校園廊亭水榭,綠樹成蔭,建筑恢弘大氣,形成“一環、二路、三廣場、四亭、五廊”的景觀特色。
學校設有建筑城規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智能制造工程學院、數字工程學院、房地產營銷學院、建筑管理學院、環境藝術學院、基礎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8個二級院(部)。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職工600余人,專任教師540余人,其中研究生學歷430余人,高級職稱170余人,國家級人才2人,市級英才2人,市級勞動模范1人,入選沙區雙千雙師計劃3人。學校特聘中國工程院江歡成、魏敦山、董石麟院士等專家,建成了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重慶市虛擬現實內容制作與體感設備研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部級中心)。
學校以建筑現代化為主線,以綠色建筑智能化、新型建筑工業化、建筑產業信息化為重點,構建了以裝配式建筑技術為特色的土建類、以工業機器人及新能源汽車為特色的裝備制造類、以大數據和虛擬現實技術為特色的信息技術類、以跨境電商及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為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類和以環境及文化創意為特色的設計藝術類五大專業群,共43個專業。
學校教學、實驗實訓條件一流。與企業共建了滿足現有專業人才培養的土木工程、裝配式建筑、工業機器人、建筑環境與節能、建筑設備與智能化、建筑信息化、虛擬現實技術、藝術與設計、經濟管理和基礎實驗10大實驗實訓中心,校內實驗實訓室143間,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7億元。
學校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路徑,大力推進“辦學定位與行業發展相融合、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相融合、教學人員與專業人員相融合、教學內容與職業要求相融合、理論實踐與行業轉型創新相融合”(五個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熟練的職業技能和科學的創新精神。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新生報到率、畢業生就業率穩居重慶市高職院校前列。近年,師生獲省部級以上獎項300余項。
學校不斷深化產教融合,發起成立了重慶建筑科技(國際)職業教育集團、重慶市菁英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服務中心;與德國政府研究協會共建重慶中德未來工廠研究院;與翰海睿智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美國Cloudera授權大數據培訓基地共建大數據學院;與美國Word Viz公司等共建了虛擬現實技術中心;與陽地鋼(北京)裝配式設計研究院、中興教育、華龍網、豬八戒網、華數機器人集團等100余家知名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
學校大力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與德國薩克森州建筑協會、英國南安普頓索倫特大學、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學等實施合作辦學,實施“2+2”等學歷或技能聯合培養。
經過近四十年發展,學校的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已發展成為重慶市骨干高職院校、重慶市“雙高”建設培育學校、首批西部(重慶)科學城大創谷衛星園、重慶市高校眾創空間、重慶市首批學風傳承基地、重慶市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重慶市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基地等;被評為教育部2020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重慶市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職業教育德育特色學校、依法治校示范學校、高校章程建設試點學校、高校知識產權“貫標”試點學校、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示范學校、教育事業統計工作先進集體、大學生就業創業先進單位等;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重慶市首屆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成果三等獎1項。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骨干專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被評為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育創機器人實踐教學基地”被評為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