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烏拉爾學院(以下簡稱烏拉爾學院)是經中國教育部批準成立,由中國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以下簡稱我校)和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以下簡稱烏大)聯合舉辦的一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屬我校的二級學院,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烏拉爾學院以工科為主,特色鮮明,開展全日制本科高等學歷教育。 在辦學定位方面,烏拉爾學院引進融合了烏大優質教學資源和先進辦學理念,打造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一體的高水平育人和學術高地,服務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社會責任、創新精神,專業基礎扎實、工程能力較強的高素質人才,造就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辦學條件方面,烏拉爾學院的辦學地點在我校花園校區,占地560畝,建筑面積20.8萬平方米。數字化校園功能完善,食堂、宿舍、操場及校園周邊生活設施齊全,條件良好,充分滿足課堂教學、實踐實訓等需要。我校將再投入1.5億元,保證機構順利運行和專業可持續發展。 在招生及培養方面,烏拉爾學院的招生納入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每專業每年計劃招生60人,年招生240人。新生入學內將注冊我校和烏大雙方學籍,平等享用兩校圖書資源。學生在修完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并通過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后,可獲得我校的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和烏大的學士學位證書(注:所有俄羅斯高校只頒發學位證書)。 在師資及俄語語言教學方面,烏拉爾學院的教師主要由我校和烏大從現有教授或博士中選拔,同時再面向全球招聘部分博士(后)或教授,師資力量雄厚。烏拉爾學院在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安排高水平的俄語外教、充足的課時、個性化授課、先進教學設備、海量學習資源、豐富多彩課余生活等幫助俄語零起點學生解決后顧之憂,快速高效進入專業學習。 在學生就業方面,烏拉爾學院畢業生在就業時政策有保障、市場有需求、專業有優勢。根據教育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精神,國家將“鼓勵沿線各國高等學校在語言、建筑、能源、水利工程等沿線國家發展急需的專業領域聯合培養學生”。《河南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提出,“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中外合作辦學、來華留學等方面開展合作與交流。”我校是河南省“一帶一路”人文教育交流中心,具有很大優勢。當前,國內企業的國際外向度對海外市場拓展空間巨大,在水治理、能源、測繪、建筑方面急需懂外語、熟悉國際工程規范的高素質人才。根據麥可思調查數據顯示,烏拉爾學院所設4個專業近六年的就業率均超過90%。其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就業率持續保持100%,其他專業就業率均穩定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上。 烏大前身是1730年成立的葉卡捷琳堡皇家大學。1920年,由蘇維埃革命政府首腦列寧批準成立,也是俄聯邦首任總統葉利欽的母校,又名“葉利欽大學”。學校先后入選“俄聯邦大學五年發展項目”和“5-100計劃”等重點大學建設項目,目前在俄羅斯大學綜合排名第七,是俄聯邦政府重點支持的沖擊世界名校的重點大學,與我校合作的四個專業都是其傳統優勢特色專業和重點發展領域。目前,我校是其在中國唯一合作辦學的高校。 學校和烏大都是金磚國家網絡大學和金磚國家大學聯盟成員高校,而且分別作為中方和俄方成員高校牽頭單位,先后承辦了第一屆和第二屆金磚國家網絡大學年會。2015年以來,兩校在多邊舞臺上密切合作的基礎上也展開了務實有效的雙邊合作。2016年2月,兩校聯合舉辦的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培養項目獲教育部批復并于當年順利招生,目前已有兩屆合計240名在校生,項目運行良好。2018年1月29日至2月11日,兩校組織第一批中俄冬季研習團,首批14名中方學生到烏拉爾聯邦大學開展為期兩周的學習交流,活動受到了中俄兩校師生的好評。2016年3月,兩校聯合成立了“水工程與能源研究中心”,分別在鄭州和葉卡捷琳堡掛牌成立,這是由中國工程院王復明院士牽頭,金磚國家大學組織框架下第一個跨國科研機構。2017年12月,兩校聯合申辦的中俄合作辦學機構——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烏拉爾學院獲教育部批復,成為我省第三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也是金磚國家大學組織框架下第一個合作辦學實體,在金磚國家高等教育合作中樹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