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于1973年,時名五三一機械工業學校。
1978年,學校更名為中原機械工業學校。
2001年,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先后隸屬于國家原第五機械工業部、兵器工業部、機械工業委員會、機械電子工業部、兵器工業總公司,1999年劃轉到河南省人民政府,先后由河南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河南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河南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局、中共河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管理,2022年轉隸至河南省教育廳管理。
厚德篤學知行合一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
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
國家骨干高職院校
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試點院校
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全國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管理50強
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連續四年榮登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全部榜單
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
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資源50強
第七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
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
國家技能人才培育 突出貢獻獎
學校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陽,總占地面積1763.77畝,校舍面積55.5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0.67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84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47.28萬冊,全日制在校生14414人。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3個,教育部認定的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1個,河南省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示范性實訓基地3個、示范性綜合實訓基地2個、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4個;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1個、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

1763.77畝總占地面積
55.58萬平方米校舍面積
10.67億元固定資產總值
3.84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
147.28萬冊館藏紙質圖書
14414人全日制在校生
學校設置有10個專業群62個專業。現有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中央財政支持的“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建設專業2個,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5個,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5個,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國家骨干專業6個,河南省示范性專業、特色專業等24個。

62個專業
2個中央財政支持的“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建設專業
5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
5個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10個專業群
1個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
6個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
24個河南省示范性專業、特色專業等

學校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技術能手4人,教育部新時代職業學校名師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中原教學名師4人,省先進工作者1人,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6人,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10人,省高層次人才12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建設省級教學名師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職工創新工作室等34個。

818人現有專任教師
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
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2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
3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3個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
學校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榮獲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57項。堅持德技并修、工學結合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開展校企“雙主體”、技能競賽引領、“崗課賽證”融通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生在全國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千余項,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8%以上。牽頭成立首批國家級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河南國防科技工業高等職業教育集團(產教融合共同體)、河南省機電設備與自動化骨干職業教育集團、南陽職業教育聯盟,校企共建“比亞迪產業學院”等7個重點產業學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機制,開展合作辦學、技能培訓,共建職業標準、課程標準,建設海外分校“南非張衡學院”,招收印尼、南非、阿富汗、摩洛哥等國家留學生,推動建設具有職教特色的“留學河南”品牌。

未來,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堅持走質量發展、特色發展和品牌發展之路,全面提升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全面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度,為國防科技工業、裝備制造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