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開放后新疆成立的第一所高等職業院校,是新疆目前高職層次辦學歷史最長、現代服務業專業門類最齊全的烏魯木齊市屬綜合性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實行區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業務受自治區教育廳指導。
我校相繼建成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自治區示范性高職院校、自治區優質校,是國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自治區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職教園區理事長單位、新疆旅游教育聯盟理事長和秘書長單位,是自治區首個大學生(高職)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現已獲得烏魯木齊市、自治區、國家三級“創客空間”授牌和團中央、工信部、科技部孵化基地授牌,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定的第五批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
特別是2023年以來,在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自治區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獲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成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建設培育單位、自治區語言文字工作示范校、自治區級“具有較高國際化水平的職業學校”“具有較高國際影響力的職業教育標準”項目建設單位、中國高校眾創空間聯盟會員高校、新疆中華職業教育社團體社員、教育部教育考試院書畫等級考試自治區級直屬考點、中國—中東歐國家職業院校產教聯盟理事單位、全國云計算產教融合共同體輪值理事長單位、全國職業院校跨區域協同發展共同體秘書長單位、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國家動漫創意研發中心新疆分中心首批動漫人才培養基地、巴基斯坦職業教師培養EPIP認證試驗中心、中國—中亞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教學研究與應用推廣中心、新疆—中亞“雙師型”教師發展研修基地、第一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職業教育中心南亞中心發展中國家數字經濟職業標準開發暨斯里蘭卡數字經濟職業標準開發雙認證項目”單位、全球工匠聯盟(亞太區)常務理事單位和職業教育新商科國際聯盟理事單位、金磚國家“機器學習與大數據”國際團體標準起草工作組成員單位等。
我校整體呈現“兩區一園三基地”功能布局,校園總占地面積1485.77畝。擁有校內教學實訓場所206個,頂崗實習基地413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億元,圖書館各類藏書(含電子圖書)117.56萬冊。
我校現設黨政教輔后勤機構17個、教學機構17個。現有專任教師648人,高級職稱教師211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458人。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1400余人。開設專業51個,重點打造商貿物流、信息技術、旅游與會展、藝術設計、智能制造、數字媒體技術、社會事務管理等7個專業群,現已建成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重點建設專業5個(工藝品設計與制作、印刷技術、物流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旅游管理)、國家級專業示范點3個(會展策劃與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旅游工藝品設計)、國家級現代學徒制專業1個(印刷媒體技術),自治區優質校骨干專業群、高職院校骨干專業群5(商貿物流、信息技術、旅游與會展、藝術設計、電氣自動化技術),現代服務業專業建設在全疆高職院校中處于領先水平。生源質量和就業率保持良好態勢,畢業生“雙證書”率達到90%。
我校主動服務頭部行業企業,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與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等4個國家級開發區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系。與同濟大學、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等院校建立校際協作關系,與新疆財經大學、伊犁師范大學等高校開展本科生聯合培養。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與新加坡PSB學院合作項目被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評為首批“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20強。與俄羅斯聯邦鄂木斯克州陀思妥耶夫斯基國立大學互建“文化中心”,合作開展“2.5+0.5+2”模式的應用俄語專業專升本合作辦學項目,創新實現“境內學習+境外實習+境外升本”合作辦學模式。與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物流交通大學合作開展“經世學堂(絲路工坊)”和“中文+職業技能”項目。
我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緊緊圍繞自治區和烏魯木齊市特色優勢產業,持續優化調整專業設置,不斷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能力。堅持以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為己任,以建設成為新疆一流、西部先進、國內知名、在中亞有較大影響力的現代化高水平本科層次職業大學為目標,根植首府、面向城市、服務新疆、輻射中亞,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美麗新疆作出首府職業教育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