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章師范學院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紅角洲高校園區,是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占地面積1200余畝,現有紅角洲、灣里2個校區。學校為省市共建,是南昌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優先發展、重點打造的市屬本科高校。學校連續8年獲評全省文明校園,連續13年獲評全省平安建設(綜治)工作先進單位,連續12年獲評全省平安校園。學校先后獲評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江西省首屆“勞動教育示范?!?、江西省首屆“紅色基因傳承示范校”、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等級學校”、江西省高等學校人才人事工作先進集體、江西省高校共青團工作優秀單位、江西省高校信息化工作先進單位。
歷史沿革。學校是江西師范教育重要發祥地,經歷了中國師范教育一百多年三級師范的逐次跨越,是中國師范教育發展的一個歷史縮影。其前身是1908年創建的江西女子師范學堂、1914年創建的江西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28年創建的江西省立鄉村師范學校和1940年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創辦的江西省立幼稚師范學校。幾經變遷,1947年省立鄉村師范學校、省立勞作師范學校、省立社教師范學校、省立武寧師范學校合并為省立南昌師范學校,同年江西省立幼稚師范學校并入省立女子師范學校。1949年省立南昌師范學校和省立女子師范學校合并為南昌師范學校。2000年南昌幼兒師范學校并入南昌師范學校。2004年5月,南昌師范學校升格為南昌師范高等??茖W校。2005年8月,南昌第二師范學校并入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17年5月,南昌師范高等??茖W校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豫章師范學院。2017年12月,南昌教育學院并入豫章師范學院。
辦學思想。學校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扣“師范性、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孕育“正道守業、艱苦奮斗、求實創新、追求卓越”的辦學精神,確立“以德為先、育人為本、知行合一、服務地方”的辦學理念,秉承“厚德博學 崇真重行”的校訓和“勤研善思 務實求進”的校風,涵養“樂教善導 德行化育”的教風和“好思善問 學做并舉”的學風。
師資隊伍。學校涌現出了中國學前教育先驅陳鶴琴,被錢學森稱之為“智力工程”創始人的顧力兵、徐章英夫婦,顯微擴影儀和動物無性雜交實驗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著名生物學家馬希賢,著名語言學家余心樂,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胡守仁等一批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學?,F有教職員工926人,其中專任教師565人。教師中高級職稱229人、博士101人。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政府津貼專家、中國廣告教育40年突出貢獻人物、全國模范教師、江西省贛鄱俊才支持計劃·文化領軍人才、江西省雙千計劃創新領軍人才、江西省百千萬人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井岡學者、江西省金牌教師、江西省宣傳思想文化領域“四個一批”人才、江西省優秀思政課教師等優秀人才。
專業建設。學?,F有教育學、文學、藝術學、理學、工學、法學、管理學等7大學科門類29個本科專業(其中師范類專業15個),設有13個二級學院(含1個獨立設置的產業學院),1個創新創業學院,1個繼續教育學院,1個碳中和新能源研究院。小學教育、特殊教育、學前教育3個專業獲江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前教育學》等3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走進特殊教育》被評為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學校現有省級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3個,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等省級課程35門。學校建有省級特殊教育融合資源中心1個。教師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15項,省級教學改革項目立項90項,國家級和省級教學競賽獎65項,編寫出版教材32部。1個教學團隊獲第二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正高組一等獎。
人才培養。一百多年來,學校培育了中國畫壇的一面旗幟傅抱石、現代中國聲樂教育事業的奠基者喻宜萱、中國抽象代數之父曾炯、大革命時期贛南工人運動領袖陳贊賢、被魯迅贊為“真的猛士”的劉和珍等優秀校友。累計培養本科、???、中師、成人教育等各類學生近20萬人,涌現出一大批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特色教育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學校以本為本,以賽促學,激發學生潛能。學生屢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江西省最美大學生提名等榮譽。在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國際賽道銀獎和銅獎各1項;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高教主賽道銅獎1項;在第十八屆“挑戰杯”競賽中獲全國三等獎2項、全省一等獎2項;在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全國總決賽獲銅獎1項;在全國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二等獎1個、三等獎3個。近三年,學生在省級以上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2188人次,其中國家級418人次,省部級1770人次。
科學研究。學校現有省級研究基地、市重點實驗室等省市級科研平臺7個、省級科普基地2個。2017年以來,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全國教育規劃教育部項目、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577項。獲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江西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多篇咨政報告獲全國政協領導、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并得到轉化實施。教師發表論文2151 篇(其中SCI、SSCI、EI、CSCD、CSSCI 收錄277篇);出版著作92部;獲專利114項。
國際交流。學校與韓國明知大學合作舉辦音樂表演專業教育項目,培養學生195名;選派多名教師赴美國哈佛大學、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等高校訪學研修和攻讀博士學位;與英國切斯特大學開展“2+2”“3+1”聯合培養;與臺灣東華大學、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就特殊教育領域、與哈薩克斯坦——英國技術大學就生態環境領域開展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舉辦2023年國際融合教育文化與課程建設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贛粵港”融合教育研討會;舉辦“讀懂中國·走進江西”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體驗營和中泰現代設計交流作品展。
社會服務。學校依托江西省教育廳掛靠的“江西省特殊教育融合資源中心”,為全省高校、特殊教育學校(資源中心)實施融合教育提供指導和服務,為教育行政部門提供特殊教育決策咨詢服務。學校創辦豫章兒童康復中心,為0-15歲各類特殊兒童提供康復服務,連續多年被評為“南昌市優秀殘疾人康復機構”。學校曾經培育出江西省基礎教育著名品牌“南昌師范附屬小學”,如今再次創辦豫章師范學院附屬教育集團,先后與南昌市、經開區、紅谷灘區、安義縣等合作開辦了2所附屬小學、3所附屬幼兒園和1所附屬特殊教育學校,正在籌辦2所九年一貫制附屬學校,其中,附屬安義板溪小學2024年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學校與南昌市、紅谷灘區和安義縣開展基礎教育協同提質行動,對接7 所中小學、幼兒園實施“五個一批”計劃,推進基礎教育與師范生培養質量雙提升。2017年以來,學校承擔各級各類培訓項目116個,培訓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教師 28094人次。
新時代新作為。學校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和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學校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確定的“三步走”發展目標和“12468”總體發展戰略,固本興新、團結實干,朝著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省內有地位、國內有影響的應用型普通本科師范院校邁進,奮力譜寫學校發展新篇章。
(數據截至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