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科技職業大學(簡稱河職大)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國首批民辦非營利性本科職業大學。學校始建于1981年,現占地2200多畝,建筑面積77萬多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5億多元,圖書310多萬冊,全日制在校生2.4萬多人。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周口市幸福河畔,校園環境優美、亭臺相望、湖石相依,自然與人文和諧交融。學校教風嚴謹,學風優良,是莘莘學子理想的求學深造成才之地。
學校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厚德博學、求實創新”校訓,堅持“工科為主、重視實踐、愛心辦學”的辦學特色,實施“依法治校、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立足河南,面向全國,主動為中原經濟區和周口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服務”的辦學定位。經過多年的發展積淀,逐步形成了以工學為主,工、管、藝、教、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學校現有醫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基礎教學部、公共藝術教學部等10個院部,已形成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醫藥衛生等七個專業大類的9個專業集群,涵蓋46個本、專科專業。其中國家和省級骨干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和特色專業、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示范性專業點、省級品牌專業共24個,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基地、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4個。物流管理和學前教育專業是省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利用市政府解決財政供給教師編制的特殊政策,通過外招和內培相結合,建設了一支有道德情操、有理想信念、有仁愛之心、有豐富知識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401人,其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703人,“雙師型”教師74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1人,河南省教育專家3人。學校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科研成果豐碩,三年來,依托學校5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18個市級科技創新平臺、13個校企共建研發中心和8個省市級創新型科技團隊,解決企業技術難題50多項,教師獲授權專利68項,完成省市級科研項目1648項、獲得科研獎項1055項,教師在SCI、EI等學術期刊公開發表論文1502篇,出版專著、規劃教材156部。
學校堅持以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三年來,師生在國家和省級技能大賽上獲獎600多項。學校積極推行1+X證書制度,學生雙證率達到98%。學校建有綜合實訓中心,校內實驗實訓室225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88個,實驗實訓課開出率100%。
學校不斷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先后與200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將優勢專業與區域經濟支柱產業緊密對接,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由于辦學成績突出,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全國扶殘助殘先進集體、全國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先進單位、第六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河南省文明校園、河南省職業教育攻堅工作先進單位等數十種榮譽。
理事長、校長李海燕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河南省教育專家,歷任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周口市第四屆政協副主席。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第一屆黃炎培杰出校長獎等多種榮譽稱號。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四屆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學校辦學經驗被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河南電視臺等二十多家媒體重點報道。
面向未來,河職大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辛勤耕耘、砥礪奮進,努力開創“河南叫得響、全國有影響的知名本科職業大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建設教育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數據截至時間: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