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是成都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學校、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四川省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A檔建設單位。學校位于素有天府之國美譽的成都,有高新、青羊、新津西和新津東(建設中)四個校區,占地面積1291畝。
學校始建于2003年,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3萬人,教職工700余人。設有人工智能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財經學院、文化旅游學院、醫護學院、城市建設學院、國際商貿學院、創意設計學院(庫內奧藝術設計學院)、通識教育學院(棋藝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11個二級學院。學校秉承“成都服務 服務成都”的辦學定位,堅持“學校圍繞產業辦、專業圍繞產業建,教學實訓融入企業生產線”的辦學理念,著力培養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
立德樹人,玉汝于成。學校堅持黨建引領、思政鑄魂,建成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2個、省級黨建樣板支部1個、省級“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2個。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獲評教育部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成為四川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牽頭單位,入選首批四川省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基地。“三全育人”成績斐然。獲評四川省職業院校“三全育人”試點院校和典型學校,入選試點院系3個,形成“人人能育人,時時想育人,事事有育人,處處見育人”的育人氛圍。立項建設全國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培育出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四川省高校“最美讀書人”等一批優秀學生,入選高等職業院校育人成效50強、學生管理50強、西部地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卓越50所。
人才強校,作育英才。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引培高級職稱教師237人、博士學歷教師57人,聘任產業導師31人,涌現出一批國家高層次人才項目獲得者、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全國技術能手、四川省優秀教師、四川省教學名師等。建成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支、省級4支,獲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獎項97項。人才培養水平全面提升。入選省級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31個,33個專業開展1+X證書試點。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改革試點,招收培養軟件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旅游管理、金融科技等4個本科專業學生619人。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13項。在各類學生技能競賽中獲省級以上獎項1786項,其中全國(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7項,連續五年穩居四川高職院校首位。連續三年獲“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金獎共3項。2024年,普高文理科投檔線首次超過省控二本分數線,實現“專科學校、二本招生”新飛躍,生源質量大幅提升。近年來,培養輸送技能人才23000余人,畢業去向落實率保持在96%以上。
以質圖強,奮楫一流。學校“雙高計劃”建設成果豐碩,建成軟件技術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獲國家級建設成果213項,省級建設成果753項,全面完成國家“雙高計劃”建設任務,順利通過財政部、教育部驗收并獲得優秀等級。扎實推進省級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旅游管理、金融科技應用兩個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中期績效評價獲A檔優秀等級。辦學能力顯著提升。建成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5門,省級精品在線課程、就業創業指導金課、創新創業示范課程等43門,立項建設省級教學資源庫5個、訪問量達到70萬人次。制訂國家專業教學標準10項。入選國省規劃教材28部,榮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建成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6個。
深耕特色,產教融合。學校主動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戰略,對接電子信息、文旅等重點產業開設專業40個,服務成都現代化產業體系,特別是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領域。產教融合平臺再擴容。牽頭或參與建設成都新一代信息技術、全國建筑機器人、全國旅游飯店等30余家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入選全省首批市域產教聯合體培育名單。引進京東方、華為、中國健康養老集團等頭部企業,共建產教融合特色產業學院5個,實施訂單班、現代學徒制試點、現場工程師等人才培養項目。聚焦現代服務業領域,聯合69家知名企業、行業協會和職業院校,組建成都現代服務業產教聯盟。示范項目成效明顯。成都旅游職業教育集團成為首批全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成職-京東方新型顯示項目成功立項四川省產教融合示范項目,獲省級財政資金5000萬元。基于鴻蒙OS技術應用的生產實踐項目入選全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產實踐項目。成都國際商貿城電子商務實訓基地獲評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產教融合示范項目。
服務社會,碩果盈枝。學校持續推進科教融匯,立項建設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數字經濟與文化創意融合發展研究中心,建成協同創新攻關平臺等,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獲評全省高職院校唯一優秀基地。立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1項,首次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作為第一單位實現在SCI一區TOP期刊發表論文零的突破。承接企業技術研發項目300余項,獲省市科研成果獎10項、授權知識產權1212項。技術服務到賬單項橫向課題合同簽訂金額超700萬元。社會服務效能明顯提升。建成四川省退役軍人職業培訓示范基地、四川省建筑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示范性教育基地等,服務退役軍人、衛健系統、新型學徒、養老、育嬰等重點群體,累計培訓鑒定78萬余人次,到賬經費超億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將定點幫扶納入學校重大項目建設內容,甘孜州九龍縣、巴中市恩陽區和簡陽市的精準扶貧工作成效明顯,接續開展馬爾康市、簡陽市鄉村振興定點幫扶。
開放合作,對話世界。學校堅持全球視野辦學,成立陸海新通道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聯盟,合作單位達到168家,建立區域國際產教協同機制,人文交流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與英國林肯學院、意大利庫內奧美術學院等40余所院校建立合作,打造“熊貓工坊”國際技能培訓品牌。中德諾浩康養學院、絲路學院構建起"學歷互通+技能認證"國際化培養體系,11個專業通過國際行業組織認證,開設國際班5個,學生獲國際競賽獎項30余項,赴境外實習就業深造的學生近200人,招收培養留學生236人,成為"一帶一路"職業教育文化傳播新高地。“走出去”服務出海企業,開展中外企業培訓近2萬人日。35個專業標準、課程標準被境外采用,獲評四川省具有較高國際化水平的職業學校。
以文化人,美美與共。學校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廣大師生聽黨話、跟黨走。充分發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滋養功能,編纂《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校史》。舉辦校慶系列活動,打造成職講壇、經典誦讀、成職青年說等特色品牌。凝練成職文化精神,形成奮進、公道、幸福、自信、團結、匠心的“六個成職”發展共識。實施“一院一品”文化品牌,打造校園特色文化,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棋藝學院、絲路學院等特色學院,建設金牌導游工作室、棋藝大師工作室、茶藝大師工作室和非遺大師工作室等,入選全國棋牌文化教育基地,獲評四川省文明校園、首屆四川省“美麗校園”稱號。
惟實勵新,佳譽頗豐。學校堅持校地融合、人才強校、質量至上、特色發展戰略,示范性建設成果凸顯,是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級院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全國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教育部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專業試點單位,是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計算機及軟件技術實訓基地、國家旅游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獲評第八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績突出單位、四川省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先進單位、四川省學校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本專科高校“平安校園”等稱號。
弦歌奮進,踵事增華。站在“十五五”規劃的新起點,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正以第二次黨代會確定的“實現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現代治理高效能,加快建成特色鮮明、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本科職業大學”為目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持續實施校地融合、人才強校、質量至上、特色發展戰略,緊緊圍繞成都產業發展需要,投身新一輪“雙高計劃”建設,為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輸送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數據更新截止于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