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文理學院成立于2000年,2005年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2021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由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轉設為昆明文理學院。學校堅持黨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云南,服務邊疆,面向全國,為云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提供應用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文化高質量發展做貢獻。堅持“在差異化發展中突出特色,在創新性實踐中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為把學校辦成地方性、綜合類、應用型的中國一流應用型創新型大學而奮斗,成為一所讓黨和政府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值得信賴的大學”。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中心的辦學思路,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較強并能扎根基層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自2000年建校以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了50000余名人才,有力地服務了云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目前,學校設有12個二級學院(部),開設38個本科專業,涵蓋理、工、經、文、管、教育、藝術七大學科門類,在校學生20000余人。學校建有三個校區,龍泉和楊林東、西校區共計占地約1200余畝,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逾1億元,圖書館藏書345萬冊(紙質217萬冊,電子圖書128萬冊),校外實習基地175個,實現“智慧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
黨建工作
學校堅持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黨建工作實施“1256”戰略,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監督保障作用,圍繞“五個基本”推進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積極探索“一融雙高”和高水平治理的實現路徑。云南新聞聯播專題報道學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經驗。經濟學院黨總支獲評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創建一流黨建示范院(系)黨組織、云南省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云南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通識教育教學部直屬黨支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直屬黨支部被選樹為云南省“一流黨建示范黨支部”。工商管理學院獲得云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項目立項。信息工程學院被列為全省高校“創建一流黨建示范項目”。此外,學校獲全國高校共青團“活力團支部”1個,“全國先進班集體”1個,是全省同類高校唯一殊榮。
師資隊伍
學校建有一支職業品格高尚、專業學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治學態度嚴謹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000余人,并聘有國內外名校名師、行業導師等外聘教師300余人。其中,教育部相關專業指導委員會專家成員6人,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0%以上,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者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0%。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積極推進“文理優才計劃”“海外博士培養計劃”“青年骨干教師培養項目”“專業帶頭人培養項目”“校級教學名師培養項目”等師資培養項目,已資助66人攻讀博士學位,培養出“云嶺教學名師”1人、“云南省師德標兵”3人、“卓越青年教師”2人、訪問學者5人。
專業建設
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專業建設,不斷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初步形成現代服務類(物流)、師范教育類、文化傳媒類、智慧城鄉建設類、大數據應用類五個專業集群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科專業結構。已建成國家級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2個、云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培育學科1個、云南省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云南省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學院建設項目1個、云南省特色專業2個、云南省高等學校轉型提升服務產業示范專業建設項目1個、云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云南省一流課程9門,云南省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重點培育項目2個、云南省課程思政示范項目3個、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1個,云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優秀教學團隊”5個。學校獲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89%的專業評價等級為C類(達國內平均水平),在省內同類院校中處于前列。
教學科研
學校堅持實施科研興校戰略,強化教科研服務,提高教科研水平,深化教研和科研項目分類管理。學校科研、教研、大創三類項目的高級別立項數穩步增長。教師累計主持省部級項目65項、地廳級項目213項;出版專著、教材 160部;發表學術論文上千篇,其中,被SCI、CSSCI、CPCI、EI等收錄150余篇;獲批國家專利授權20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9項。近年來,學校整體科研水平邁上新臺階,科研工作實現質的飛躍。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項目開創了同類院校獲批該類項目之先河,省級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實現零的突破。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省哲社社會智庫和規劃科普等項目,立項數穩居云南省民辦高校前列。
人才培養
學校圍繞德育目標和“三忠于、三熱愛”辦學理念,依托體育、美育和學科競賽等校園文化活動,以提高課程興趣度、學業挑戰度和生師互動性的第一課堂為基礎,全面推進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國際視野培養、在線教育、終身學習等六類課堂。近五年,教育類專業畢業生教師資格證通過率保持在70%以上,考研、考編、考公上線率居同類院校前列;法語、日語、朝鮮語、泰語等小語種專業考級通過率領跑同類院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英語競賽、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多次獲得國家級一、二等獎。學校在全國第六屆、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獲一等獎3項、優秀創作獎2項。校內建有 STUDIO 和“文理創業夢工場”等創業平臺,先后獲得“云南省創業平臺”“昆明市眾創空間”等稱號。學生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獲獎頗豐。畢業生參與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農村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三支一扶”等國家、地方基層項目學生人數累計1100 余人。學校連續三年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優秀西部計劃項目辦”。
國際交流
學校堅持“文理并蓄、中外交融”的內涵特色發展之路,國際化特色鮮明。學校開設有英語、泰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翻譯等專業,并為學生提供朝鮮語、德語、阿拉伯語、越南語,緬甸語、老撾語等多個語種選修學習。學校作為云南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民辦高校專家委員會會長單位,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成立“一帶一路”沿線文明比較研究中心,與11國33所高校建立教育教學合作關系。畢業生依托各類國際交流項目,升學及就業遍布全球20多個國家,積極投身著名央企、國企單位服務國家戰略和當地發展。承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會議等國際活動,德語、法語、西班牙等語言教學獲外國使領館高度評價。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曾蒞臨學校對11個外語語種人才培養情況進行調研,對“語言+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給予充分肯定。
社會形象
學校扎根紅土高原辦大學,在董事會和黨政班子的齊心協力下,辦學水平和社會聲譽不斷提高,先后獲得“全國先進獨立學院”“中國民辦教育優秀院校”“云南省民辦教育發展先進集體”“云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級文明學校”“省級平安學校”“5A級優秀社會組織”等榮譽稱號,2025年位列艾瑞深研究院校友會網中國民辦高校排行榜第14名。
(數據截至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