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山職業技術學院是由樂山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至今已有70余年辦學歷史。學校占地810畝,教職工1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萬余人。學校設有13個二級學院,開設硅材料制備技術、護理等48個專業,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衛生、旅游、新能源等方面業務技術骨干和管理人才10余萬人。學校是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教育部“走出去”試點院校、教育部首批“經世國際學院”、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首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單位、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綠色低碳公共機構;是四川省“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四川省優質高等職業學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學校堅持黨建引領把準航向。扎實開展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著力打造“樂職先鋒”黨建品牌。學校先后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1個,省級標桿院系、樣板支部、雙帶頭人等黨建品牌5個。強化思政教育,入選省級“三全育人”試點高校和典型學校,與重慶城市管理職院牽頭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紅色文化教育共同體,3個網絡思政作品入選教育部全國獎項,3名學生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5支團隊入選全國大學生志愿者服務團隊。下屬樂山市奧林匹克學校培養出亞運會射擊冠軍夏思鈺、世界青少年武術錦標賽武術散打冠軍馮俊杰等優秀學子。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提升內涵。拓展人才引進渠道,成立獨立事業法人機構“樂山晶硅光伏技術創新中心”,開展“長三角”中心光伏人才引進,與順德中山大學太陽能研究院合作創辦樂山太陽能研究院,實施“青江學者計劃”,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構建“三位一體”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建成新能源材料類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護理和硅材料制備技術專業群入選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團隊入選省級教師創新團隊,2個創新平臺入選省級緊缺領域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1個工作室入選省級首批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特色咨詢工作室,1名教師入選第二屆四川省“四有”好老師,1名教師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成效先后入選全國首批“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以及《2023年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學校堅持質量興校一體發展。深化產教融合,全面對接樂山現代產業體系,按照“4517”專業發展思路,產教融合重點打造兩個“雙高”專業群(護理和硅材料制備技術)。作為院校牽頭成立了樂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產教聯合體,建成并實體化運行樂山智能制造產教聯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酒店職教聯盟。獲批國家級示范性職教集團以及產教融合示范項目、現代產業學院、市域產教聯合體、現場工程師四大省級重點項目。與京東、德恩精工、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通威集團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省內外170多家知名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以“產學研訓創一體”為指導思想開展專業建設,建有國家級專業3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2個,牽頭制定9項教育部專業教學標準,其中本科專業標準1個。以“雙百”工程為抓手推進“三教”改革,立項專業教學資源庫5個、省級課程25門、國家規劃教材5本、省級規劃教材10本、省級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項目1個、全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科教融匯,積極依托學校“理事會+職教聯盟”平臺,服務樂山晶硅光伏產業,助力晶科、高測等龍頭企業入駐樂山,為地方培養光伏人才3000余人,晶硅光伏人才培養是全國最早、專業最全、規模最大的高職院校,推動專業由“服務產業”向“引領產業”發展。成立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四川分中心,成功實施光伏產業科技成果轉化。校地共建5個村“博士工作站”,建立全省首個“村博士工作站”和鄉村振興學院,形成了“一縣一站服務一產業”“科技助推數票子、院地共建蹚路子”的科技創新新模式。
學校堅持打造國際交流品牌。擦亮留學品牌。學校致力打造“留學樂山”品牌,按照“5+2+X”模式,與24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是全省學歷制留學生培養最早、培養規模最大的高職院校,為17個國家培養留學生700余人,畢業學生供職于中建、中電、中鐵等中國駐外企業,作為全省唯一一所高職院校被認定為四川省首批“來華留學教育示范基地”,入選四川省首批具有較高國際化水平的職業院校。泰國詩琳通公主曾到訪學校并高度贊譽我校留學生培養,承辦“樂山味道—樂山職業技術學院體驗站”活動,活動視頻獲外交部點贊。推動標準輸出,牽頭制定儲能材料專業標準和14項國際課程標準,協同全國10所院校在贊比亞共建中贊職院、承建新能源工程學院,中贊學院照片入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被教育部評價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最大亮點之一。學校下屬海天公司是經商務部批準具有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單位,承接商務部“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研修”援外培訓項目,為安哥拉、贊比亞海外員工開展光伏電站應用培訓4萬人次,全面支撐贊比亞合作區入駐企業高質量安全供電。
新時代新征程,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四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樂山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四川省“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和樂山市“工業強市、文旅興市”實踐定位,堅持“質量興校、人才強校”發展戰略,以質量為核心突出目標、以人才為支撐夯實基礎、以項目為抓手筑牢保障、以改革為路徑激發活力,以“雙高”建設為載體帶動學校辦學實力提升,實現平安校園“三零”目標(零通報、零輿情、零事故)。踐行“四愛”理念(愛生如子、愛校如家、愛才若渴、愛崗奉獻),引領全體干部職工增強“四感”(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榮譽感)、克服“四坐”(坐井觀天、坐而論道、坐享其成、坐以待斃),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四型”人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創新型、復合型、適應型),力爭辦成“學生舒心、家長放心、組織認可、社會滿意”的職業院校,探索硅材料制備技術和護理兩個專業升本,帶動學校早日實現職業教育本科層次辦學,努力建成“省內一流、國內有影響、專業有優勢、辦學有特色”的職業院校。
編輯:吳鷹
審核/簽發:鐘翼
(2025.3.6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