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業大學是農業農村部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國家重點建設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甘肅省高水平大學。前身是1946年10月創建于蘭州的國立獸醫學院。1950年,改名為西北獸醫學院;1951年,改名為西北畜牧獸醫學院;1958年,與籌建中的甘肅農學院合并成立甘肅農業大學。
學校坐落在蘭州市安寧區,占地15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現設有23個學院(教學部),69個本科專業,擁有食品科學與工程等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動物醫學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技術等1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草業科學),1個農業部重點學科和18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類別,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學校有教職工1532人,其中專任教師1250人,有高級職稱人員623人。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8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3 人,農業部專家指導組成員 2 人,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5人,全國優秀教師1 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 1 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 1 人,全國林業和草原教學名師 1 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 人;甘肅省科技功臣 1 人,甘肅省領軍人才29 人,甘肅省隴原青年英才3人,甘肅省飛天學者26人,甘肅省隴原人才329人,甘肅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8人,甘肅省特聘科技專家3人,甘肅省教學名師、優秀專家、優秀教師 27人。
學校從195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是我國高校中首批學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第二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普通本科生17530人,碩士研究生3438人,博士研究生583人。至今,已為國家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23萬余人,涌現了首位華人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楊子恒,中國科學院院士尚永豐、陳化蘭,中國工程院院士南志標等一大批知名校友。
近五年來,全校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474項,到位總經費達5.5億元,有102項科研成果獲獎,其中省部級獎79項,授權專利1200多項,出版專著教材256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600多篇,其中,高水平論文2300余篇。目前,全校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330余項,在草業科學、旱作農業、設施農業、循環農業、節水農業、品種選育、綠色生產、農產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3個,省部共建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以及各類研究中心(基地)51個。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先后與美國、英國、新西蘭、秘魯、加納、韓國等20多個國家的60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保持著學生聯合培養、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關系,與美國等國家合作成立了“中美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與國際馬鈴薯中心、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國際沙棘研究中心等國際機構開展合作研究,先后加入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校聯合會、中國農業院校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設有校派訪問學者項目、學生赴美雙學位項目、留學甘農校長獎學金等項目,學校國際交流日趨活躍,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
在77年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學校秉承“敦品勵學,篤志允能”的校訓,形成了“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幾代農大人弘揚“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甘農精神,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甘肅和西部地區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為我國高等農業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