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園
全國民辦教育百強學校
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
社會滿意單位
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
國家計算機信息技術(OSTA)考試站
國家信息化培訓認證(CEAC)指定合作機構
教學質量信得過院校
廈門市民辦名校
廈門市五四紅旗團委
廈門市十佳學習型團組織
廈門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
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創始于1983年,是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納入全國高考統一招生計劃,具有獨立頒發國家學歷文憑資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2018年4月順利通過“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二輪評估”,并得到評估專家充分肯定和較高評價。學校先后被廈門市授予“平安先行學校”、“綜治安全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學校地處廈門市集美文教區(廈門軟件園三期核心區域),毗鄰廈門高鐵北站,與集美大學、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廈門理工學院等多所高校比鄰而居。
學校以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全日制教育與繼續教育相結合、國內培養與境外聯合培養相結合。同時,面向社會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術教育。學校面向全國招生,招收高考統招、閩臺教育交流、自考、成考、合作辦學等各類別考生(均為全日制),現有全日制在校生6000多人,教師300多人。教師中擁有省級教學名師和省重點大學教學名師,高級職稱者占30%,多數教師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雙師素質”者占80.6%。
學校目前下設經貿學院、管理學院、工學院(含信息學院)、藝術與建筑學院、教育學院和思政教研部、基礎教學部七個教學單位,開設軟件技術、通信技術、數控技術、會計、酒店管理、建設工程管理、建筑室內設計等23個適應海西和廈門市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與產業對接、市場緊缺的熱門專業,形成了軟件信息類、建筑工程類、經管商貿類、藝術設計類等專業群。同時設置與福建師范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聯辦的9個專本同讀專業。學校建有數控實訓中心、PLC與單片機實驗室、電子商務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訓室、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實訓中心等36個實訓室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
學校始終堅持“以德為先,以生為本,特色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理念,現有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個,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個,省財政支持實訓基地1個、省級高職示范專業2個、省級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1個,省教育改革試點項目3個、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4個、省級科研項目61個、市級重點專業3個、市教學改革綜合試驗項目1個、市級科研項目9個。近幾年在福建省教育評估中心發布的全省高職院校發展潛力報告中,學校在“發展質量”一級指標的得分位居全省高職院校前列。學生職業技能顯著增強。2015、2016連續兩年在全省高職技能大賽中獲團體二等獎,位列全省民辦高職院校前茅。近三年學生共獲得各級各類技能競賽獎222項,其中國家級獎2項,省級一等獎14項,二等獎38項,三等獎69項,市級一等獎27項,二等獎39項,三等獎33項。其中在2017年廈門市高職院校技能競賽中,我校共獲得6個一等獎(均為第一名),4個二等獎、7個三等獎,總分122,在全市9所參賽高職院校中名列第二(位居民辦高校之首),獲得團體二等獎。同時,我校還成功承辦了其中的“市場營銷技能”和“計算機網絡應用”兩個比賽項目。
為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學校成立二級機構—“創新創業與就業指導中心”(簡稱“創就中心”),負責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組織管理和指導,將創新創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建立了校內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興才智谷,為創業學生配備創業導師、開展創業項目實踐、組織創業大賽,創業實效漸顯。如2017年興才智谷共有21個項目入駐,11個項目已注冊公司,3個項目已孵化,2018年1月該基地被廈門市科技局遴選為“廈門市級眾創空間”(廈科創【2018】1號文件),是廈門市唯一獲此殊榮的高校。學校電子商務創業實驗班,有十幾名學生自主創業,其中幾名學生在校期間自主創業年銷售額達20~100萬元。學校培養的學生綜合素質高,校校企合作、就業服務工作到位,興才歷屆學子都具有較高的社會認可度和較強的就業競爭力,近三屆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以上。
學校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的育人理念,以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力求把學生培養成“會做人、會做事、懂文明”的“厚德精技”人才。以“大學生文明修身工程”為主線,推進家庭美德建設,培養學生“爭當一名好兒女”;推進個人品德建設,培養學生“爭當一名好學生”;推進社會公德建設,培養學生“爭當一名好公民”;推進職業道德建設,培養學生“爭當一名好員工”,通過“孝道感恩活動”、“大學生導師制”、“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和“青年志愿者服務”四大活動載體,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美育課程,加強對學生美育實踐活動的指導,使興才學子們在濃厚的育人氛圍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實現審美與人文素養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親情賬,兩地書,話人生’孝親感恩主題教育活動”獲首批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示范項目、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年會三等獎;“‘廈門興才學院-新村小學’青工子女服務站”項目入選廈門市“一團一品一特色”十佳項目和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
“十二五”以來,學校實施了“引企入校”行動計劃。引入“廈門精佳工貿有限公司”整體進駐,校企共建“機電一體化”和“數控技術”專業;與著名科技創新型龍頭企業“中興通訊”簽署校企深度合作戰略協議,雙方共建二級學院“興才學院--中興通訊信息學院”并設立“通信技術”專業;“廈門中國青年旅行社”在學校設立分支營業機構“暢途旅游工作室”,校企共建“酒店管理”專業; “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在學校設立客戶服務中心,校企共建“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專業;“廈門泛鈦室內設計有限公司”在學校設立工作室,校企共建“建筑室內設計”專業。
“引企入校”的新進展,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入一個更深更高的層次,使專業融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教學貼進生產,校企協同育人真正得以實現。以學校和中興通訊共建“通信技術”專業為例: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和教學資源庫,重點構建以工作崗位實際為導向、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的課程體系;專業課教學內容和使用的教材則大部分取自中興通訊研發的職業標準資料與技術文檔;專業核心和職業素養課程均由中興通訊派出的一線工程師和管理團隊承擔(目前中興通訊全職駐校專業團隊成員已達到7人),雙方共同打造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雙方共建通信技術實踐教學平臺,總投資1100多萬元,其中核心專業設備都由中興通訊提供,該平臺獲2015年廈門市“校企共建實訓基地”財政專項資金獎補;學生考取通信行業認證職業資格證書等等。通信技術專業2017屆首屆畢業生頂崗實習對口預就業率達100%。經過積極探索和實踐,學校已形成“引企入校,共建專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辦學特色。
如何主動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深化高職教育改革,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任務。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廈門興才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為實現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把學校建設成立足廈門,輻射海峽西岸經濟區,重點服務中小微企業,融入廈門軟件園三期發展的“產、學、研”一體化高等職業教育基地,辦學水平處于省內同類院校前列的民辦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強校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