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學校,位于海河教育園區,隸屬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占地面積842畝,建筑面積19.7萬平方米,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職工近500人。
學校秉承“修德育能,日見其功”的校訓精神,深耕職教沃土,精育技能人才,獲批國家級優秀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全國優秀成人繼續教育院校、全國“第六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范校、全國第一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試點院校、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全國職業院校精準扶貧協作聯盟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單位、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天津市“世界先進水平高職院校”、天津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天津市職業教育創優賦能建設項目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天津市高等學校智慧教育示范校、天津市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應用試點校等。
????學校設有機械工程學院、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藝術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開設37個高職專業和2個聯合培養技能本科專業,建有8個具有現代職業教育特色的優質專業群,其中模具設計與制造、光伏工程技術為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大數據技術為市級高水平專業群,大數據與商務管理、數字化運營與管理、數字藝術設計、數智服飾融創、數字化設計與應用為校級特色專業群。分類實施“崗位技能人才→崗位群復合型人才→工程實踐創新人才→現場工程師”多樣化人才培養。與企業共同開發1+X證書標準3個,在26個專業開展1+X證書試點。
學校擁有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國家級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天津市技能大師工作室、天津市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涌現出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校長1人、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教師2人、國家級技能大師2人、教育部新時代職業學校名師1人、中國輕工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2人、全國技術能手4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天津市技能大師2人、天津市最美女教師2人、天津市技術能手5人、天津市職業教育先進個人1人、天津市師德先進個人1人、天津市優秀教師1人等一批名師名匠。發揮教師團隊優勢對口支援新疆、西藏13人次。主持建設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2個、參與建設8個;主持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門、市(省)級在線精品開放課程24門、市(省)級一流核心課程4門;獲批國家級“十三五”“十四五”規劃教材10本;獲批天津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職業教育標準1項、資源1項、裝備1項。自2008年以來,先后14年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相關賽項,2022年、2024年分別承辦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碳中和可再生能源工程技術”、“ 生產單元數字化改造組 ”賽項,2023年作為賽項保障單位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塑料模具工程”、“可再生能源”兩個賽項。近年累計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30項,其中國家級特等獎1項,國家級一等獎2項,國家級二等獎3項。
?????學校堅持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深化產教融合為突破口,實施首創的“三級貫通式”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在專業群中運行“四中心一融入”模式,“共投、共建、共管、共用、共享、共贏”六維共育人才。與瑞士GF加工方案、德國卡爾蔡司、西班牙歌美颯、三菱電梯、中國英利等世界知名或行業龍頭企業共建17個產業學院、校內實訓室105個、校外實踐教學場所179個。牽頭組建京津冀模具現代職教集團、京津冀新能源現代職教集團、全國新能源類專業教學資源庫共建共享聯盟、全國新能源與環保技術領域創新團隊共同體、全國產業運營數字化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大數據與業財稅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參與建設共同體45個;擔任中國輕工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魯班工坊建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中國模具工業協會職業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輕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成員單位、天津市模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天津市新能源協會常務理事單位;牽頭組建碳中和新能源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開放型區域數字化智能制造工程技術實踐中心;牽頭成立首個落戶職業院校的國字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輕工業精密模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作為全國唯一一所高職院校參加中國模具行業最高獎“精模獎”評選并獲得一等獎;獲批教育部首批中瑞智能制造創新實踐基地培育建設單位、教學資源開發中心和認證培訓中心,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同時獲批“一基地兩中心”的高職院校。學校以促進科教融匯為新方向,成立天津海教園大學科技園輕工分園,踐行“學校+眾創空間+孵化器+科技園”的全鏈條孵化體系,建成精密模具、新能源、電子商務協同創新研發中心及“8個中心+1個平臺+1個團隊+1個智庫”的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打造產學研合作育人基地,搭建凝聚智慧、匯聚人才、集聚產業的實體“立交橋”。
學校堅持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開設思想政治類、專業技能類、創新創業類、文化藝術類、體育健身類等7類共89個學生社團,校企共建工匠精神傳承德育教育基地等18個德育基地。成立輕職眾創空間,是天津市教委認定的首批高校眾創空間之一,也是天津市首個注冊的高校眾創空間。連續兩年被天津市教委認定為天津市A級(優秀)高校眾創空間,打造了面向天津市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學生參加各項競賽屢創佳績,近五年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金獎1項、銅獎5項,在省部級及以上各類技能大賽中獲獎1560余人次,其中,在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冠軍總決賽中勇奪冠軍。學校以人為本,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建立智慧學工“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資助獎優、勤工助學、日常事務一站通辦。建立健全獎助學金體系,在國家獎學金、天津市人民政府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的基礎上,還設有校內獎助學金、勤工儉學臨時困難補助及德國菲尼克斯獎學金、LG獎學金、英利獎學金、SMC青苗獎學金等多個知名企業獎學金。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95.42%,位居天津市高校前列,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在艾瑞深校友會網發布的高職院校排名中,學院位居全國第6名、天津市第1名。
學校現為魯班工坊建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入選“未來非洲—中非職教合作計劃”,與100余個國家開展交流,主辦或承辦中新、中埃高層次職教論壇10余次。牽頭建設魯班工坊3個,埃及魯班工坊項目被列入埃及教育與技術教育部發布的(TE2.0方案)中的“卓越基地”試點,成為非洲已建成魯班工坊的標桿。牽頭成立國內職教領域唯一的“非洲職業教育研究中心”,推動中國職業教育“走進非洲”,助力中非職業教育合作提質升級,形成研究成果《中非職業教育合作研究》《職業教育服務中非產能合作研究》等專著。作為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執行秘書處,協助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開展籌建工作調研、完善聯盟章程、成員單位邀請等相關工作,協助召開聯盟第一次全體成員大會和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入選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首批成員單位。2018年學校建成全國唯一的魯班工坊建設·體驗館,全面展示了魯班工坊建設歷程與成果,接待10萬余人次,受到國家領導人、教育部領導、外交部領導以及多國駐華使節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