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職業技術學院是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設立的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學校坐落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若飛的故鄉、以黃果樹和龍宮而享譽世界的安順市。1956年始創于安順鳳凰山麓,2001年8月由安順農財衛工四所中專學校合并升格組建。2013年11月,掛牌成立安順技師學院。學校是貴州省優質高職院校、貴州省“雙高”院校建設單位,2025年3月以“優秀”等次通過“雙高”終期評估驗收。
學校新校區位于安順西秀產業園區蔡官鎮交椅湖畔,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占地面積近1200畝,建筑面積37萬多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近1.5億元。設有旅游、經濟管理、應用醫藥、護理、現代農業工程、現代工程、信息工程、學前教育、馬克思主義、公共課等10個教學系部,現有在籍學生14054人(其中高職12108人、中技1479人、聯辦本科467人)。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櫛風沐雨,玉汝于成。近70年來,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德能俱厚、有業樂業”的校訓,傳承“明理自強、知行合一”的校風,弘揚“教喻有節、修業不倦”的教風,發揚“篤行苦練、日臻新境”的學風,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輸送了10余萬名高技能人才。
——黨建鑄魂促發展,立德樹人創佳績
堅持以“紅色文化鑄魂、校園文化潤心、工匠文化筑夢”為主線,推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依托安順紅色文化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打造“鳳立”校園文化品牌,入選省級校園文化精品項目,并獲推教育部遴選。深挖安順“三線”文化內涵,打造“三葉草”文化品牌,入選省級高校原創文化精品項目。創建“安順市工匠學院”,成立勞模創新工作室,營造“崇尚技能、追求卓越”的校園氛圍。近年來,學校建成國家級黨建樣板黨支部1個、省級1個、市級4個,申報成為省級勞動教育示范校、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學校、省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示范校、省級“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培養了全省50%以上的放射技術骨干、全市80%以上的護理人員,現代服務類專業80%左右的畢業生服務于全省旅游、商貿物流等領域一線崗位,工程技術類專業70%以上的畢業生成為行業企業技術骨干和中堅力量,農業類專業為全市農村基層培養了90%以上的專業技術人才。
——產教融合樹品牌,協同育人結碩果
始終堅持政校企深度融合,先后與市農業農村局、文廣旅游局、工信局、商務局、衛健局、鄉村振興局等市直部門,以及西秀產業園區、安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實施人才培養,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三年高于全省高職院校平均水平。聯合中航工業安吉精鑄公司、百靈集團、貴州酒店集團、德康集團等多家龍頭企業,共同推進專業建設對接產業升級,打造“園中校·校中園”產教融合安職品牌。與企業共建產業學院3個,實施“訂單式”“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校企共建大師工作室28個、產教融合研創中心10個、協同創新中心6個,校企共同研發課題11項、新技術2項和技術標準15項。主動融入安順“兩城三基地”建設,牽頭成立省級“安順市航空產業市域產教聯合體”“中國高原山地生態畜禽種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立項建設省級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個、安順市肉牛養殖重點實驗室1個。近三來承辦全省技能大賽賽項10項,師生參加技能大賽獲國家級獎項136項、省級獎項330項。
——聚力“五金”提內涵,辦學質量走前列
構建服務貴州“四新”“四化”和安順“兩城三基地”建設專業(群)體系,建成國家級骨干專業3個、省級骨干(特色)專業6個、人才培養基地8個,與本科學校聯合舉辦本科層次專業5個,獲批“技能貴州”項目立項30個。校企共建課程開發中心,打造省級精品課程13門、在線開放課程9門,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打造課程思政教育案例(課程)16個,一門課程入選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金課”。引入企業真實項目,以職業標準為核心,開發優質教材,獲批“十四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省級3部。健全企業導師引聘機制,引聘企業專家等兼職兼課,“雙師型”教師占比超過90%,高級職稱教師占比超過20%。現有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大師名師工作室5個。打造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建成實訓基地195個、產教融合基地6個、產業學院3個、站點15個,參與共建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18個,牽頭成立安順市職業教育聯合會。
——智慧育人強支撐,數字教學增效能
構建“數字技術賦能教學,數據分析優化評價,數字素養支撐應用”數字化教學新生態,實現校園5G雙域專網全覆蓋,搭建智能化網絡教學實訓平臺,依托省級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智慧教室集群等,建設集成虛擬仿真、遠程協作、多模態交互教學等功能的數字化教學實訓環境。近年來,累計開發數字資源超10T,建成國家級、省級教學資源庫6個。構建校本數據中心,建設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探索人工智能與教管服深度融合,助力學校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數字素養培養體系,常態化開展師生信息技術能力培訓,夯實數字化轉型人才基礎。學校先后入選“國家職教信息化標桿校”“貴州省數字校園試點院校”“國家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單位”“貴州省職教云平臺和數字校園試點院校”等國家級、省級重點項目,以“數智融合”為核心,持續引領職業教育新生態建設,為區域產業升級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撐。
——對外交流頻突破,職教出海勇擔當
積極拓寬“朋友圈”,與省內貴州大學、貴州醫科大學等本科院校,以及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發達地區22所職業院校廣泛開展交流合作,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借助外力謀求發展,打造成為貴州省東西部協作示范校。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樹品牌”計劃,構建“標準互認、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對外交流合作機制,積極推進國際合作和對外交流取得突破。近年來,學校承辦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研討會及活動,參加交流周巡展獲“最受歡迎獎”,舉辦“黔中屯堡、共話絲路”國際學生職業教育屯堡文化之旅活動,加入中國東盟護理聯盟,加入中越職業教育共同體,順利成為“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國際聯盟會員單位,獲中泰職教國際合作突出貢獻獎、中巴教育國際合作突出貢獻獎、中國與北非職業教育合作優秀組織院校獎。與泰國、新加坡等地院校共建海外實訓基地2個,培訓馬來西亞雙向學前教育培訓學院師生16名。
砥礪奮進新時代,凝心聚力再出發。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聚焦國家“教育強國”戰略,緊緊圍繞貴州省“四新”“四化”戰略需求和安順市“兩城三基地”建設戰略布局,以“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新雙高)為導向,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全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中貢獻安職力量、展現安職風采。
近年來,學校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
——世界教育組織聯合會會員單位
——中國-東盟護理高質量發展聯盟單位
——“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國際聯盟會員單位
——中巴國際產教合作聯盟單位
——中越職業教育共同體
——全國首批節水型高校
——全國急救教育試點學校
——教育部第二批“1+X”證書試點院校
——教育部中德先進職業教育合作項目(SGAVE)首批試點院校
——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全國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助力健康鄉村建設協作聯盟理事長單位
——全國大數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常務副理事長單位
——全國數智文旅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常務副理事長單位
——全國研學旅行產教融合共同體(職教集團)副理事長單位
——全國精品文旅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
——全國職業院校教師發展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中國高原山地生態畜禽種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中國航空教育學會會員單位
——貴州省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
——貴州省大旅游產業人才培養牽頭單位
——貴州省安全穩定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貴州省“五四”紅旗團委
——貴州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示范校
——貴州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貴州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貴州省27個產業鏈人才培養建設山地旅游項目、32個產業鏈人才培養建設大旅游項目牽頭單位
——貴州省第四批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
——貴州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貴州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貴州省中小學生職業體驗基地
——貴州省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貴州省“三教”改革示范校
——貴州省校旅結合示范校
——貴州省勞動教育示范校
——貴州省東西部協作示范校
——貴州省中高協同發展示范校
——貴州省安全文明校園
(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