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山東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學校前身是1978年建校的山東省電子工業學校,2004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升格為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學校隸屬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教育廳雙重領導和管理。學校是國家“電子信息產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教育部“計算機應用及軟件技術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學?!?,先后獲得“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先進集體”“山東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綠色學?!钡葮s譽。
學校擁有章丘、和平兩個校區,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2萬余人。學校響應教育強國、技能強國國家戰略,聚焦山東“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需求,堅持IT辦學定位,開設集成電路技術、智能控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數字安全、數字創意、數字商務、數字財經等8個專業群40個專業,電子信息類專業占80%。開辦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專業點30個,高職本科“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專業12個,位居全省第一。實施學歷提升工程,升本率超20%。

學校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實施高層次人才興校戰略。堅持人才引培雙管齊下,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校內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比75%以上,“雙師型”教師占比93%。擁有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1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山東高校思政課教學名師工作室1個,山東省職業教育“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省級教學團隊和先進集體11個,省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3個,省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6個。有山東省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青年技能名師、省技術能手、省技術技能大師等27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在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中獲獎3項,在山東省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青教賽等各類教學比賽中獲獎36項。
學校深化產教融合、校城融合,依托項目推進校企共育。聚焦產教融合,創新“共同體+聯合體 專業群鏈+產業鏈”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牽頭成立全國嵌入式系統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互聯網產品定制開發與數字商務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數字與智能化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濟南市信創市域聯合體(省級)、濟南市自主智控市域聯合體,牽頭成立山東省電子信息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山東省計算機學會職業教育發展委員會、山東省信息產業協會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信創人才培養工作組。通過聚集“專業優勢”,建立政、行、校、企四方協同推進機制,與企業共建專業30個、與三六零等頭部企業共建集成電路、數字安全等產業學院7個,1個產業學院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建設項目。
學校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積極培育學生核心競爭力。按照“信創引領,IC先行,信息融通,數智賦能”專業建設思路,緊密對接山東省十強產業和新興特色產業,打造“電子類專業為龍頭、計算機類專業為龍身,數智+財經商貿類專業為龍尾”的“一條龍”專業群鏈?,F有山東省高水平專業群3個、品牌專業群2個;國家創新行動計劃骨干專業3個、央財重點支持專業2個;省財政重點支持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優質校專業群覆蓋專業16個,在全省職業院校中電子信息類專業門類最全、規模最大。主持國家級教學資源庫1項,牽頭開發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子項目2個。學生競賽成績斐然,在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金獎1項、銀獎1項、銅獎1項,在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獲國際級金獎1項,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35項,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134項,是齊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唯一獲得兩次特等獎的高職院校。

學校堅持對外開放,持續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積極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職業教育“教隨產出”戰略,構建合作辦學項目、職教出海、多元化類型合作、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等“四位一體”同步開展的國際化辦學體系。開設3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開發國際教學資源庫3個、國際化教材4部,輸出標準1個,聯合企業制定“中文+職業技能”培訓項目方案,累計培訓1500余人次。掛牌成立中國-馬來西亞班·墨學院(用友軟件),組織“中國-馬來西亞班·墨學院(用友軟件)電子商務技能培訓項目”。參建中國-蒙古班·墨學院(中鐵資源),赴蒙古實施“中蒙-班·墨學院(中鐵資源)”電工培訓項目。近年來組織近百名教師赴海外研修培訓,3批交換生出國學習。與德國、匈牙利、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教育機構、科研院所簽訂了合作協議。
學校依托辦學優勢,創新打造實踐育人平臺。實施“雙回歸”育人工程,推行“1412”師生創育融合體,構建學生思想引領、學風建設、專業認知、實踐鍛煉“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開展“揭榜掛帥”應用型課題研究,打造“山電文創工坊”,實施“一生一師一作品”創新工程,推動“師生共育”雙向提升。學校以技術賦能區域經濟發展、服務鄉村全面振興,整合優質學科資源打造出28個技能服務隊和18支“支農小隊”,服務范圍涉及基層社區家電維修、數字科技助力鄉村管理、教育和文化建設、電商直播助農等。其中,雷鋒電子e工服務隊至今已有32年傳承,累計維修各類家電5萬余件,成為學校志愿服務工作的“金字招牌”,獲評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稱號。
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與改革開放一路同行,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創造了令人振奮的建設成就。學校已累計培養畢業生6萬余人,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撐。秉承“求真達善,致知力行”的校訓,“通達而謀遠,善作以致強”的學校精神,山電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電子信息教育領域深耕不輟,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開創高職辦學新格局,朝著學校確立的“創建雙高校和舉辦職業教育本科”目標不懈奮斗。(2025年4月12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