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國有公辦的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舉辦,行政主管部門為江蘇省教育廳。學校前身是1959年原國家農機部創辦的無錫農業機械制造學校,1979年更名為江蘇省無錫機械制造學校,1999年獨立升格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校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2012年經省教育廳批準與江蘇大學聯合開展本科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試點,2018年入選江蘇省卓越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19年入選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A檔),并于2024年以優秀等次通過教育部、財政部績效評價。2019-2024年度學校連續在江蘇省省屬高校(高職Ⅰ類)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獲第一等次,2024年、2025年在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位列全國第一。
學校辦學條件優越,坐落在風景秀美、人杰地靈的太湖之濱——江蘇省無錫市,現有太湖、宜興、中橋三個校區,占地1300多畝,建筑面積41萬余平方米;資產總額18億元,其中主要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2.7億元,圖書館藏書158萬余冊,并有完善的信息技術網絡服務體系,是全國首批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江蘇省首批智慧校園示范校。在校內建成了“多功能、開放式、共享型”實踐教學基地,建有國家發展改革委“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和“十四五”教育強國工程項目各1個,在校外建立了200多個實習基地,其中有穩定合作的校外實習基地64個。
學校黨建引領堅強有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不斷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通過構建“543”黨建思政工作體系,深化“一融雙高”建設,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1個、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2個,入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1個,獲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特等獎1項,獲評省級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3次,并牽頭成立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黨建聯盟。
學校契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現有全日制本專科生和留學生11000多名,設有機械工程學院、控制工程學院、物聯網工程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集成電路學院、管理學院、財經學院、文旅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基礎課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公共外語部、開源創新創業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與愛爾蘭學院合署)等15個教學單位,與施耐德、西門子等企業共建產業學院8個。對接江蘇“1650”產業體系和無錫“465”現代產業集群,以服務區域產業轉型發展為導向,發揮機電類專業傳統優勢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區域強勢,建設與裝備制造業和新興產業相適應的9個專業群、47個專業,其中,國家級專業群2個、省級專業群4個、市級專業群3個,國家級重點專業13個,省級重點專業17個,市級重點專業12個。2021年CCTV1“新聞聯播”報道了學校建設智能制造專業集群、賦能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
學校堅持學為中心、以生為本,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積極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近五年,學生在國家級學科技能大賽中獲獎587項,其中金獎、一等獎146項,連續三年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獲金獎。率先在全國同類院校中探索構建文化素質教育體系,每年開設近百門次文化素質教育類課程,建設了20多門文化素質精品課程;在校外建立了30多個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積極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建立健全包含獎助學金、勤工助學、企業獎學金、特困補助和學費減免在內的學生資助體系,服務全體學生成長成才。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作為全國高職院校唯一代表,學校在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上作交流發言,得到教育部部長懷進鵬的高度評價。學校獲評“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江蘇省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基地”,連年獲“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量化督導A等高校”。
學校致力于打造高水平“雙師四能”型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752人,生師比為15.91:1,具有博士學歷(學位)的教師180多人,江蘇省科技副總55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專任教師占93.42%,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占42.69%,其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77人;專任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占77.20%;建有數控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物聯網應用技術等6個國家級教學團隊。來自企業一線的兼職教師295人,其中江蘇省產業教授34人。聘請姚建銓院士等高層次專家學者和顧秋亮、黃成等大國工匠、技能大師為兼職教授。
學校創新“雙主體兩融合多通道”人才培養模式,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主持申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4項、一等獎和二等獎近20項。主持建設數控技術和物聯網應用技術2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特等獎1項,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主持建設國家精品課程1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3門、國家在線精品課程9門,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86部。建有國家級實訓基地5個,省級實訓基地7個、省級產教融合集成平臺1個,建成1個國家級、2個省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學校強化有組織科研,不斷提升科研與社會服務水平,牽頭組建了全國機械職業智能制造職教集團,并入選首批國家級示范性職教集團;牽頭組建了省級智能制造與物聯網市域產教聯合體、全國云智物聯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機械行業工業軟件與數字化制造產教融合共同體。建有5個省級工程中心和6個省級技術研發平臺、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重點建設了3個年服務到賬達千萬元的應用技術研究所。近五年,申獲省部級及以上縱向課題73項、市廳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29項;授權專利2780件,其中發明專利236件,累計轉讓專利317件;主持或參與國家標準制定13項;承接各類培訓項目710個,非學歷培訓14.8萬人次,橫向技術服務與培訓累計到賬1.4億元。學校主辦全國性的職業教育期刊《機械職業教育》和學術期刊《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先后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示范基地、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國家級職業學校校長培訓基地、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等。
學校不斷提升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水平,與美國、澳大利亞、丹麥、日本等50多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百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先后舉辦了8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其中3個項目入選江蘇省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示范性建設工程項目;2018年經江蘇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成立了首個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愛爾蘭學院。學校積極打造“留學錫職”精品工程,2014年開始招收留學生來校學習,2023年高質量通過首批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認證。學校入選教育部“未來非洲—中非職業教育合作計劃”首批試點院校,先后與馬來西亞管理與科學大學、印尼特里沙克迪教育集團等海外高校合作建設4個海外分校和2個漢語中心;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學校在印尼蘇拉威西省成立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印尼鄭和學院,深入開展“中文+職業技能”培訓,高質量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學校連續三年榮膺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兩次榮獲世界職教聯盟(WFCP)卓越獎金獎,兩個國際化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入選“中國-東盟雙百職校強強合作旗艦計劃”。
學校的辦學成績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先后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教育部第一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試點單位,以及省文明單位、省五一勞動獎狀、省高等學校文明學校、省法治示范校、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省教育人才先進單位、省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先進學校、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省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省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各類榮譽稱號。
學校校慶日為每年10月18日。
(2025年4月25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