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科技職業學院是2012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成立的非營利性普通民辦高等職業院校。學校位于全國聞名的“青年創業之城”“鄱陽湖畔的明珠、京九線上的名城”共青城市。
學校建有甘露和高新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97.26萬平方米,其中教育用地面積91.93萬平方米,工業用地面積5.33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46.87萬平方米,其中教育用房面積41.35萬平方米,工業用房面積5.52萬平方米。截至2024年12月,學校資產總值15.47億元。截至2025年4月,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9億元。圖書資源157.43萬冊,其中紙質圖書94.46萬冊、電子圖書120萬冊。
學校下設航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教育學院、護理學院、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及公教部等11個二級教學單位,共開設46個專科專業,在校學生10000余人。
學校辦學成效顯著,先后獲批“中國社會組織評估5A級單位”“省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測評為A等次學校”“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023年度全省民辦高校綜合考核和年檢A等次學校(全省同類高校位列第1)等榮譽。學校連續9年被評為共青城市維穩先進單位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連續三年被共青城市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發展貢獻獎”。近三年,學校黨建思政工作獲各級各類成果、表彰282項,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近五年,學生參加省級及以上專業技能競賽共獲獎2033項,其中國家級718項。據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2023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分析報告》,學校在2023年全國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競賽排名中列第3位;在2024年軟科中國高職院校排名中列江西省民辦高職院校第1位、全國民辦高職院校第44位;2024-2025年連續兩年在ABC中國民辦高職院校排名中列第1位;在2024年校友會中國民辦高職院校排行榜中位列前8強。
學校航運特色鮮明,是江西省唯一一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批準具備“海船船員培訓資質”的高等院校,是長江片區九省二市中唯一連續5年獲“五星級船員培訓學校”稱號的學校,是江西省特色優質的船員教育與培訓基地,獲評“船員最信賴的培訓學校”“長江好船員團隊”。在長江海事局轄區考證通過率排名第一、全國第三,連續兩屆長江海事局轄區技能大比武學校均獲得團體第一和多個單項第一的好成績。2017年獲長江海事局“A級”海船船員培訓機構稱號,時任江西省副省長孫菊生贊譽學校:“圍繞海洋強國、海運強國的目標,不斷強化和聚焦辦學特色,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和辦學成效”。長江海事局稱贊學校“近年航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為長江片區航運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學校圍繞產業優化專業布局,對接世紀水運工程,服務“一帶一路”、國家航運強國戰略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立足九江自由貿易港和江西省區域經濟建設,緊貼水上運輸、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電子商務等產業發展,以輪機工程技術、現代物流管理(港口物流)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為引領和帶動作用,組建了智能制造、港口與航運管理、船舶工程技術、數智商貿、建筑工程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藝術設計、康體教育、現代管理與服務等9個校級高水平專業群,推進專業群資源共建共享,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模式,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國內航運等業界的高度認可。
學校堅持走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道路,建有省級船舶智能航海技術重點實驗室、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省級智慧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省級名師工作室、中國物流學會產學研基地等17個技術服務推廣平臺,打造了集教學實訓、技能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服務、技能競賽及創新創業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實訓基地,建有校內實驗實訓場所207個,與省內外企業共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211個。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總數616人,企業兼職教師175人,專任教師中,副高級以上職稱教師225人,占比36.53%。碩士以上學位教師428人,占比69.48%。學校現有省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省級雙師型名師工作室1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各類省級以上人才53人。近五年,教師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等各級各類成果或榮譽609項。
展望未來,學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提高辦學質量,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職業院校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