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坐落于名校薈萃的北京海淀區學院路,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學校是教育部直屬并與自然資源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行列。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并創建的北京地質學院。1960年成為全國重點高校。1970年,遷往湖北江陵;1975年,遷至武漢。1978年在北京原校址恢復招生。1986年成立研究生院。1987年組建中國地質大學,在北京、武漢兩地辦學。1997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由原國土資源部整體劃轉教育部管理。2005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各自獨立辦學,共享中國地質大學的無形資產和校友資源。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秉承“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秉持“聽黨話、愛祖國、能吃苦、敢探索、做先鋒”的價值追求,發揚“地質報國”精神,弘揚“艱苦奮斗、嚴格謙遜、團結活潑、求實創新”校風,堅持“品德優良、基礎厚實、知識廣博、專業精深”的一流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努力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致力建成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現有16個學院、44個本科專業,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全日制在校生17208人,其中本科生8412人、碩士研究生6646人、博士研究生1960人、留學生190人。學校占地面積525843平米,在周口店、北戴河、河北平泉建有實習基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一所以地質、資源、環境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學,涵蓋理、工、文、管、經、法等多個學科。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地球科學、工程學、材料科學、環境與生態學、計算機科學、化學、一般社會學等7個學科領域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地球科學、工程學2個學科領域進入前1‰。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擁有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691人,專任教師983人,其中教授283人,副教授375人,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401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9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6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6人,北京市青年名師5人,建有1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人才培養聲譽卓著。學校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為國家培養了二十余萬優秀人才,涌現出以溫家寶同志為代表的一大批精英翹楚,44位畢業生當選兩院院士,200余人成為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學校堅持以“品德優良、基礎厚實、知識廣博、專業精深”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為培養目標,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礎地位,形成“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教育體系。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5個,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學校建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和文藝體育比賽成績優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國家地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加強科學布局和組織策劃,在科研項目、高水平學術成果、科研獲獎、科研人才培養、科研平臺建設及知識產權和成果轉化等方面成績顯著。在青藏高原地質演化、非傳統同位素地球化學、地質過程與成礦作用、超深鉆探和極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oscience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近五年,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級科技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24項。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118項,歷史上首次破百。學校擁有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巖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臺以及教育部、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和省部級科研平臺19個。學校將推進大學科融合、大科學計劃、大科學裝置、大科技項目、大資源平臺、大自然文化、大校區建設等“七大”建設,推動傳統地學向地球系統科學轉型升級。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國際交流與合作活躍。學校已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伯明翰大學,德國漢諾威大學、波茲坦地學中心,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麥考瑞大學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研究機構簽訂合作協議,與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所院校及科研機構有交流合作關系,獲批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5項,執行國家級引智項目13項。學校依托“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在納米比亞大學建有孔子學院。
邁進新時代,闊步新征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承“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踐行面向建校百年之際的“三階段”戰略構想,堅持立德樹人,實施“落地行動”,堅定不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聚精會神抓建設,一心一意求發展,不斷開創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局面,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