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地處風景如畫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綠城南寧,是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自治區體育局主管的全日制高等院校。學校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廣西體育干部學校。1958年更名為廣西體育學校。1960年升格為廣西體育學院。1962年停辦。1972年恢復廣西體育學校,1984年恢復廣西體育專科學校,1994年更名為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學校下設體育與教育學院、運動科學與健康學院、體育經濟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健康產業學院5個教學單位,1個附屬中等職業學校。開設有25個專業,形成了體育與教育、運動與健康、體育產業與經濟三大專業群,建立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學校現有專兼任教師397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56人,兼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10人,擁有國際級、國家級裁判員15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0人。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教學發展和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學校擁有3個國家級骨干專業,8個自治區級示范專業、5個自治區級示范性實訓基地和1個自治區級職業教育專業發展研究基地。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骨干教師及管理干部培訓基地、全國退役運動員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運動員職業培訓基地、中國-東盟體育信息中心、廣西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等13個國家級、省級教育、培訓、研究基地設在學校。學校是廣西農村薄弱學科免費師范生培養單位、自治區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立項主持單位、“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和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近年來,獲批自治區教改課題52項,廣西科研類課題23項,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立項研究14項,自治區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立項41項。獲得自治區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學校女子珍珠球隊代表廣西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勇奪一等獎。陳釗同學代表廣西參加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斬獲1金2銀1銅。學校學生獲得全國高等體育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7項,獲得自治區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3項、創新創業大賽廣西賽區金獎3項。學校教師參加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廣西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均獲得多個獎項。多人獲自治區優秀教師、自治區優秀教育工作者。此外,學校連續多年榮獲“征兵工作先進單位”。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0%以上,連續多次榮獲“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突出單位”稱號。學校多次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多名教師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個人”稱號和全國、全區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在6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持“明德至誠,健行致遠”的校訓,踐行“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形成了“立足體育本色、服務人民健康、培養應用人才”的辦學特色,孕育了“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辦學精神,成為激勵一代又一代體專人砥礪前行的“體專精神”。作為“八桂體育人才的搖籃”,涌現出李寧、吳數德、農群華等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培養了諸多行業骨干、教育專家、管理干部和企業精英,為廣西乃至全國的體育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學校堅持職業教育國際化辦學理念,主動對接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先后與泰國、越南、馬來西亞、丹麥等國家的30余所高校建立教育合作。通過師生交流、聯合培養、合作辦學、專業共建、教師培訓等項目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傳播體育文化。學校榮獲越南國家政府頒發的“對越體育事業貢獻獎”。多年來,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支持。2009年2月,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出訪毛里求斯時,親切看望在毛里求斯講學的我校教師魏愛玲。2021年4月,總書記視察廣西時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親切接見我校師生代表。國家體育總局領導李夢華、伍紹祖、袁偉民、何振梁等先后到學校視察。自治區領導鹿心社、陳武、黃俊華等對學校發展做出指示和批示,并在多個場合看望慰問師生、指導工作、解決問題。目前,學校相思湖新校區建設已列入自治區級統籌推進重大項目,計劃2023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學校“升本建院”也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四五”規劃。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征程需要新作為,學校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總書記關于體育的重要論述以及視察廣西時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抓住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和國家推進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新機遇,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眼于全民健康國家戰略,服務全民健身發展需求,圍繞升本建院的奮斗目標,全力推進內涵建設和綜合改革,凝心聚力建設區域性特色鮮明的體育院校,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體專力量。